信息名稱: | 教育部辦公廳 文化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于開展2014年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的通知 | ||||
信息索引: | 360A17-08-2014-0007-1 | 生成日期: | 2014-03-27 | 發文機構: | 教育部辦公廳等三部門 |
發文字號: | 教體藝廳函〔2014〕10號 | 信息類別: | 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 | ||
內容概述: | 根據《教育部 文化部 財政部關于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的指導意見》要求,2014年繼續開展以“走近大師,感受經典,陶冶情操,提高修養”為主題的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 |
教體藝廳函〔2014〕1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文化廳(局)、財政廳(局):
為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根據《教育部 文化部 財政部關于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的指導意見》(教體藝〔2010〕4號)要求,2014年繼續開展以“走近大師,感受經典,陶冶情操,提高修養”為主題的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內容
1.組織國家級藝術院團和優秀地方藝術院團赴30個省(區、市)的高校演出京劇、昆曲、話劇、交響樂、歌劇、芭蕾舞、民族民間音樂歌舞、地方戲曲等經典作品,共計290場。
2.組織全國高等學校藝術教育專家講學團赴中西部地區高校舉辦音樂、舞蹈、戲劇(戲曲)、美術、書法(篆刻)、影視等藝術教育專題講座,計劃安排120場左右。
3.組織在北京地區高校學生走進國家大劇院參加周末音樂會、經典藝術講堂、藝術院校舞臺藝術精品展、重點劇目演出等活動,計劃安排100場左右。
4.組織在北京地區高校學生走進中國美術館參加精品特展、專題展覽等活動,計劃安排100場左右。
5.鼓勵各省(區、市)開展本地“普通高校和中學普及高雅藝術活動”。各地組織優秀高校學生藝術社團和地方藝術院團赴本地學校和社區演出交響樂、民族音樂、舞蹈、戲劇和戲曲等1000場左右。
中央財政安排專項經費,支付國家級和優秀地方藝術院團赴各地高校演出的相關費用,補貼各省(區、市)和高校承接演出的費用;支付專家講學團赴各地高校講學的差旅和講課費等;支付北京地區高校學生參加國家大劇院和中國美術館活動的費用;補貼各省(區、市)的優秀高校學生藝術社團在本地學校和社區演出的費用。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專項經費納入中央部門預算支出績效考核范圍,各有關單位和學校必須按照國家經費管理使用規定,專款專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二、活動要求
1.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堅持合作發展策略,加強組織協調,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整合優質藝術教育資源,形成良好工作機制。各地要制訂實施方案和安全工作預案,認真組織實施。各有關單位要明確分工、明確職責,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要切實加強經費管理,專款專用。要堅持務實節儉,反對鋪張浪費,注重實際效果。活動要堅持促進教育公平,覆蓋不同類別的高校。堅持面向學生,讓更多的學生受益。每場演出學生觀眾數必須占觀眾總數的95%以上。
2.注重質量,重在育人。演出要牢固樹立精品意識,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導向和高雅藝術品位,活動內容必須有別于社會流行文化和時尚娛樂文化。演出院團要根據學生觀眾的需要和欣賞水平,認真做好講解和普及工作,不斷提升活動的品質。每場演出后,建議院團安排15分鐘左右的互動環節。演出院團要與高校學生藝術社團結對子,輔導排練和演出,提升學生藝術社團的水平。鼓勵演出院團利用藝術專家資源優勢,在高校建立藝術家工作室,提高高校的藝術教育水平。
3.加強宣傳,及時反饋。各單位要綜合運用各種媒體,注重運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進行全方位宣傳。要及時反饋活動信息,提供宣傳素材。在活動結束后的一周內,將活動調查問卷(見附件1-4)及活動照片、節目單、簡報和總結等材料及時報全國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組委會辦公室,電話:010-66097189,郵箱:quanguogaoyayishu@126.com。反饋情況作為各單位工作績效評價和下年度項目安排的重要依據。
附件:1.2014年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藝術院團演出學生調查問卷.doc
2.2014年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藝術院團演出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調查問卷.doc
4.2014年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專家講學團講座學生調查問卷.doc
教育部辦公廳 文化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2014年3月24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