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名稱: | 國家教育督導團對青海等10省(自治區、直轄市)體育衛生藝術教育工作督導檢查情況的公報 | ||||
信息索引: | 360A11-04-2002-0018-1 | 生成日期: | 2002-04-12 | 發文機構: | 國家教育督導團 |
發文字號: | 國教督〔2002〕2號 | 信息類別: | 教育綜合管理 | ||
內容概述: | 對青海等省體衛藝督導檢查情況 |
國教督〔2002〕2號
根據《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及《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劃》的要求,國家教育督導團組成五個檢查組,于2001年9月至10月期間,分別赴青海、寧夏、內蒙、黑龍江、山西、河北、湖北、廣東、重慶、貴州等10省(自治區、直轄市),對這些地區的中小學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工作(以下簡稱體衛藝工作)進行了督導檢查。
五個檢查組在10省(自治區、直轄市)聽取教育廳(教委)關于學校體衛藝工作的匯報后,赴市縣進行檢查,共檢查學校 81所,召開座談會40余次,下發調查表格600余份。通過以上形式的檢查,對10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學校體衛藝工作有了一個基本了解,現公報如下:
一、各地學校體衛藝工作的基本狀況及取得的主要成績:
這次督導檢查的大多數地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對學校體衛藝工作的認識程度較高,能夠將體衛藝工作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列入工作計劃,并積極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學校體衛藝工作有了較大的發展,普及程度有了較明顯的提高。
學校體衛藝工作管理網絡基本健全。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都建立了專門的體衛藝管理機構(其中河北省教育廳為思想政治與體育衛生處)。黑龍江省所有地市,廣東省、河北省及內蒙古自治區的大多數盟(市)設立了體衛藝管理機構。省、市兩級教研機構均配有專或兼職體衛藝教研人員。廣東省、黑龍江省許多地(市)、縣成立了中小學衛生保健機構。各學校都有校領導分管學校體衛藝工作。
學校體衛藝隊伍建設不斷加強。絕大多數學校配備了專(兼)職體育與藝術教育教師以及衛生保健人員。其中約一半以上的學校配備有專職體育教師,接近一半的學校有專職藝術教育教師與衛生保健人員。
在職體育與藝術教育師資及衛生保健人員的培訓工作得到重視。如廣東省采“擴”(擴大藝術類專業招生數)、“引”(利用地區優勢引進內地優秀師資)、“代”(委托有關高等院校培養)、“培”(對現有未達標教師進行脫產培訓)、“獎”(獎勵優秀教師)等辦法,擴大師資來源渠道,穩定隊伍。河北省定期組織體育課評優、體衛科研論文報告會、藝術教師基本功大賽、論文比賽和教學錄像比賽,送教下鄉、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考核等培訓活動。內蒙古自治區采取建立中心教研組,組織業務學習以及“跨校授課”、“編寫教案”等辦法,解決兼職教師多、業務與教學水平不高的矛盾。重慶市把體衛藝師資培訓列入“園丁工程”。貴州省教育廳加強高師體育與藝術教育專業院(系)建設,利用教師進修學院對中小學體育與藝術教育教師進行繼續教育等,都取得良好效果,有效地提高了體育與藝術教育師資的培養能力和整體素質。
場地器材建設得到明顯改善。為改善學校體衛藝場地器材與設施,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總結出許多很好的做法和經驗。河北省將各學校場地器材建設作為“兩基”驗收的重要內容。目前,該省已建有塑膠田徑場30余塊、400米運動場487塊、體育館30余座、籃球場20457塊、排球場8211塊;省級重點中學按一類標準配備了體育衛生器材設施,配備率達到100%;普通中小學基本實現按類達標的要求。山西省近3年來,用于全省中小學體衛藝方面的經費投入達1.7億元。該省通過"兩基"評估驗收,使108縣改變了學校場地不足、設備不全、設施不足的狀況。尤其是一些貧困縣,發動群眾和廣大師生開展自制體育器材,基本滿足了體育教學的需要。黑龍江省大慶市多渠道籌集經費建立體育館70余座,體育設施達到較高的水平。
體育教學與課余群體活動得到協調發展。被抽查的大多數學校都能按照國家的課程計劃開齊和開足體育課,課余體育活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大課間活動”受到重視。大多數學校組建有具有學校特點的體育代表隊,制定相應的體育訓練計劃、有計劃開展課余體育訓練工作,并能做到每年舉行一次以上的運動會。如河北省在中小學積極開展《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達標活動,在校學生達標率85%以上。兩年一次的省級中學生運動會、每年一次的中學生籃球、排球、足球、健美操等單項比賽已形成制度。山西省一直堅持把體育課作為中學生畢業和升學的必考科目,并把考試成績計入總分,促進了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對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視。一些學校還將體育活動列入課程表,以加強管理。湖北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在中小學推廣"快樂園地",豐富學生課外體育活動,調動了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學校衛生工作逐步受到重視。大多數學校的教室黑板與采光照明基本符合衛生標準要求。學校飲食衛生意識明顯加強,大多數學校食堂均有衛生許可證,有食堂衛生制度,炊管人員能做到定期體檢,采購食品時注意索取有關證照,不少學校對學生飲水問題也比較重視。大多數學校能做到每年組織學生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并建有體質健康卡片檔案。每天組織學生做一次眼保健操已基本形成制度。河北省唐山市大多數學校教室都通過添置黑板燈、增加管燈數量、改變管燈的方向等,使之達到衛生要求。學校食堂衛生的管理也比較到位。青海省各級學校以多種形式進行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在本次督導檢查的衛生知識問卷調查中,學生衛生知識知曉率達到100%。廣東省中心小學以上的學校能保證每周0.5課時用于健康教育。山西省一些村辦學校為學生免費提供飲水,或為解決學生飲用水給予適當的補貼。
藝術教育開課率穩步提高,各種藝術教育活動豐富多彩。絕大多數學校都能按照國家規定開設藝術教育課,大多數學校成立了各種類型的學生藝術社團或藝術興趣小組,如歌詠隊、舞蹈隊、樂隊等;定期舉行各種文藝匯演或舉辦藝術節已成為許多地市的一項基本制度。山西省多數學校每年都要舉行為期一周的學校藝術節,縣直以上中小學每學年都要舉行一次校園文化藝術節,大多數縣直以上中小學都有美術活動室、音樂舞蹈室,建有自己的藝術團體。黑龍江省大多數學校建立“三隊兩組一歌”(鼓樂隊、舞蹈隊、合唱隊、繪畫組、書法組、每日一歌)的文藝活動制度,還建立了省、市、縣多級藝術優秀后備人才庫。重慶市沙坪壩區把學校藝術教育活動納入社區文化發展規劃,在推進學校素質教育的同時,也有力地促進了社區精神文明建設。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與今后工作的建議:
10省(自治區、直轄市)學校體衛藝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有了顯著的發展,但與整個教育事業的發展相比,還不盡如人意,存在著許多不足和問題。今后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學校體衛藝工作:
(一)要進一步加強地市以下教育行政部門體衛藝管理機構及隊伍建設。許多地市教育行政部門只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管理人員,由于體衛藝是三項專業性很強的業務,工作面寬、工作量大,不少人尤其是兼職管理人員對體衛藝工作的某些方面的業務又不熟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體衛藝管理職能的發揮。一些省的學校體育與藝術教育師資、衛生人員隊伍建設還存在量不足、質不高的問題,尤其是藝術教育教師和衛生人員兼職較多,業務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辦法,加強學校體衛藝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規模較大的學校要按規定要求,配備專職人員;規模較小的學校,也要相對固定兼職衛生人員,并對他們進行業務培訓,使之能夠勝任學校體衛藝工作。
(二)要進一步改善學校體衛藝工作的條件。抽查中發現,一些城市學校體育活動場所嚴重不足,而一些農村學校雖然活動場地較為寬敞,但體育器材與設施不能滿足需要;一些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衛生室器材設施極為簡陋,甚至無酒精、碘酒、紫藥水、敷料、棉簽等最常用的外用藥品。因此,必須把學校體衛藝的基礎設施、器材配備納入整個教育發展的總體規劃之中,尤其是對一些最基本的器材設施必須予以配備,以保證學校體衛藝工作的正常開展。
(三)學校衛生工作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學校體衛藝工作中,衛生工作是一個薄弱環節。不少學校食堂設施簡陋、炊管人員衛生知識欠缺、操作不符合衛生規范、安全保衛意識淡漠;一些學校食堂(如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個別學校)甚至沒有領取衛生許可證、炊管人員也未做到持證上崗;相當一部分學校不為學生提供飲用水,學生喝生水、不潔水的現象并不少見。此外,一些學校雖然定期組織學生體檢,但對體檢資料不分析,對發現的問題不采取干預措施;一些學校學生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較低,衛生習慣也存在較多的問題;農村地區學校許多教室采光照明及課桌椅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標準要求。因此,必須重視學校衛生工作,采取措施消除影響學生健康的不良因素,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四)要加強分類指導,逐步把工作重點放在廣大農村地區。從督導檢查結果看,農村中小學體衛藝工作存在較多的問題。相當一部分農村學校的師資缺乏且質量不高、器材與設施簡陋,經費十分短缺等,致使學校體衛藝工作不能正常開展。因此,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逐步將工作重點向廣大的農村中小學轉移,在人力、物力、財力及政策上給予必要的傾斜,尤其要加強對農村地區中小學師資的在職培訓,幫助他們提高業務水平,為他們創造必要的工作條件。
(五)部分地區和學校要進一步端正辦學思想,重視體衛藝工作。檢查中發現,一些學校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仍存在畢業班擠占音體美課時、不參加學校運動會或藝術節活動的現象。山西省臨汾市某中學一天安排11節課,周六也安排了6節課,某小學一天安排8節課,擠占了學生參加文體活動的時間,建議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有重點地對一些學校進行抽查,一旦發現上述問題,堅決予以嚴肅處理。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