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少妇一区二区,夜夜嗨av色一区二区不卡,毛片网站在线看,久久精品一区蜜桃臀影院

當前位置:首頁 > 公開
信息名稱: 教育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2年“國培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已失效)
信息索引: 360A10-04-2012-0005-1 生成日期: 2012-05-17 發文機構: 教育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發文字號: 教師廳〔2012〕3號 信息類別: 教育綜合管理
內容概述: 教育部、財政部為規范管理,提高質量,在廣泛調研和績效評估基礎上,現就做好2012年“國培計劃——中小學教師示范性培訓項目”、“中西部農村骨干教師培訓項目”和“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實施工作,現提出要求。
有 效 性: 依據《教育部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國家語委關于 宣布失效一批規范性文件的通知》(教政法〔2016〕12號 )失效。

教育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
2012年“國培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已失效)

教師廳〔2012〕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財務局:

  為規范管理,提高質量,在廣泛調研和績效評估基礎上,現就做好2012年“國培計劃——中小學教師示范性培訓項目”(以下簡稱“示范性項目”)、“中西部農村骨干教師培訓項目”(以下簡稱“中西部項目”)和“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以下簡稱“幼師國培”)實施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優化培訓課程內容,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貫徹落實教師專業標準。“國培計劃”培訓課程內容應依據《教育部關于印發〈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和〈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通知》(教師〔2012〕1號)和國家相關規定,根據不同類別、層次、崗位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和專業發展的需求確定。各地要將師德和教師專業標準解讀等內容列入“國培計劃”培訓課程模塊。

  2.提高培訓課程內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各地要加強教師培訓需求調研,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國培計劃”課程標準(另文印發),優化課程設置,優選培訓案例,增強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示范性項目”要根據骨干教師和培訓者的不同需求,實施主題式培訓,提升骨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中西部項目”要圍繞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學科課程標準,針對農村教師在課程改革中面臨的主要問題進行針對性培訓,切實把新課標的理念和要求落實到教育教學中。“幼師國培”要根據農村學前教育實際和幼兒園教師需求,設定核心培訓課程模塊,避免課程內容“小學化”傾向,提高培訓實效。

  二、做好參訓學員的選派和管理工作,確保培訓成效

  3.完善參訓學員選派機制。各地要從本地教師隊伍建設實際出發,進一步細化各項目參訓學員的條件要求,進一步完善學員遴選機制。應采取教師申請、學校推薦、教育行政部門審核的方式選派。要充分考慮學員地域分布的均衡,擴大項目覆蓋范圍,原則上參加過集中培訓項目的教師三年內不再選派參加同類項目。

  4.加強參訓學員管理。各地報送的“示范性項目”學員情況、學員報到和學習情況將作為培訓名額分配的重要依據。各地要加強“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學員選派管理,逐步建立健全教師培訓的激勵約束機制,避免出現骨干教師無法派出等問題。各培訓任務承擔機構要加強學員管理,為學員提供良好的學習生活條件,確保學員按要求完成培訓任務。各地要充分發揮學員訓后作為“種子”教師的輻射帶動作用。

  三、加強優質資源整合力度,完善教師培訓體系

  5.競爭擇優遴選培訓任務承擔機構。各地要進一步完善招投標機制,遴選符合“國培計劃”資質條件的高水平院校、教師培訓機構和優質幼兒園、中小學承擔培訓任務,充分發揮省域內外高水平院校的作用。“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集中培訓省外院校所占比例原則上不少于1/4。教育部認定承擔“示范性項目”和遠程培訓項目的機構資質,并將在此基礎上建設國家級教師培訓基地。各省要認定承擔“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集中培訓的機構資質,建設教師培訓重點基地。遴選優質幼兒園、中小學,建立“國培計劃”教師實踐基地。加強教師培訓機構能力建設,完善教師培訓體系。

  6.加強培訓專家團隊和優質課程資源的整合力度。各地要加強教師培訓者隊伍建設,組建高水平專家團隊,完善首席專家制度。首席專家原則上為本單位教師,負責方案設計、統籌指導工作。要優先遴選“國培計劃”專家庫專家,省域外專家原則上不少于1/3,一線優秀教師(教研員)不少于40%。要加強教師培訓課程資源的開發整合,根據“國培計劃”課程標準,開發建設新資源,加工利用生成性資源,充分利用“國培計劃”資源庫,促進優質資源共建共享。

  四、規范項目管理,提高培訓質量

  7.規范項目管理。各地要根據教育部、財政部制定的“國培計劃”項目管理辦法、經費管理辦法(另文印發),制訂具體實施細則,實行精細化管理,加強過程監控,加強項目資金監管,完善質量評估機制,促進內涵式發展,在培訓規模擴大的情況下,確保培訓質量不斷提高。

  8.優化資金配置。各省要進一步優化項目資金配置,“中西部項目”置換脫產研修經費安排55%左右,短期集中培訓安排20%左右,遠程培訓安排25%左右;“幼師國培”短期集中培訓經費安排40%左右,轉崗教師培訓安排30%左右,置換脫產研修安排30%左右。2012年財政部、教育部下達各省預算資金數時,將著重考慮各地“國培計劃”實施績效、省級教師培訓經費投入力度等因素。各省要落實必要工作經費,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的招投標通知應在本通知印發后5天內在“國培計劃”網站(www.gpjh.cn)發布。各省應在6月20日之前完成“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規劃方案研制和招投標工作,并報送教育部、財政部評審。

  附件:1.“國培計劃(2012)”—中小學教師示范性培訓項目

     2.“國培計劃(2012)”—中西部農村骨干教師培訓項目

     3.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2012)

教育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二○一二年五月十七日

  附件1:

“國培計劃(2012)”——中小學教師
示范性培訓項目

  2012年,“示范性項目”采取集中培訓和遠程培訓相結合方式對各省(區、市)中小學骨干教師、幼兒園、特殊教育、緊缺薄弱學科教師和培訓者進行示范性培訓。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貫徹落實作為培訓重要內容之一,推行主題式培訓,開發建設一批優質培訓課程資源,更好地為“中西部項目”、“幼師國培”和各地教師培訓服務。“示范性項目”設置以下子項目:

  一、培訓團隊研修

  采取集中研修方式對全國3000名從事教師培訓工作的高等學校骨干教師、教師培訓機構骨干培訓者、一線優秀教師(教研員)進行為期10天的培訓;采取集中培訓與遠程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對1.5萬名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培訓者進行50學時的培訓,提升培訓者培訓教學能力和項目組織實施能力,為“中西部項目”、“幼師國培”以及各地教師培訓的組織實施提供有力支持。

  二、免費師范畢業生培訓

  對1000名已在中小學任教的免費師范畢業生進行為期10天的集中培訓,幫助新任教師解決教育教學中面臨的主要問題,總結反思教育教學經驗,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促進專業發展。

  三、幼兒園骨干教師培訓

  采取集中培訓方式對全國4000名幼兒園骨干教師進行為期10天的培訓,采取集中與遠程相結合的方式對全國5萬名幼兒園骨干教師進行50學時的培訓,提高骨干教師的保教能力和培訓能力。推動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內容改革,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師培訓“小學化”傾向,促進學前教育科學發展。

  四、特殊教育骨干教師培訓

  對全國1000名特殊教育骨干教師進行為期10天的集中培訓,對盲、聾、培智等不同類別的特殊教育學校的骨干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題培訓,提高特殊教育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校本研修指導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五、緊缺薄弱學科骨干教師培訓

  對全國4000名中小學體育、音樂、美術等緊缺薄弱學科骨干教師進行為期10天的集中培訓,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促進專業發展。對少數民族雙語教師進行普通話培訓,提高雙語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六、中小學骨干教師研修

  對全國10000名中小學學科骨干教師進行為期10天的研修,采取集中研修和跟蹤指導相結合的方式,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化水平,為各地培養一批“種子”教師,使他們在推進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和開展教師培訓中發揮帶頭輻射作用。

  七、義務教育骨干教師遠程培訓

  圍繞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學科課程標準,針對課程改革過程中的主要問題,采取集中培訓與遠程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對中西部10萬名義務教育學科骨干教師進行50學時的專項培訓,幫助教師準確理解和掌握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學科課程標準,提高實施新課程的能力以及新課標培訓能力。

  八、中小學骨干班主任教師研修

  對全國1500名中小學骨干班主任教師(包括150名骨干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和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師進行為期10天的集中研修,提高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素質。

  附件2:

“國培計劃(2012)”——中西部農村
骨干教師培訓項目

  “中西部項目”采取置換脫產研修、短期集中培訓和遠程培訓相結合方式,對中西部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骨干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培訓。

   一、培訓項目

  (一)農村中小學教師置換脫產研修。組織高年級師范生、城鎮教師到農村中小學頂崗實習支教,置換出農村骨干教師到高水平院校和優質中小學進行為期3個月左右的脫產研修,全面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專業能力,為農村學校培養一批在深入推進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開展教師培訓中發揮輻射作用的帶頭人,促進教師教育改革。

  (二)農村中小學教師短期集中培訓。組織農村中小學骨干教師到高水平院校、教師培訓機構和優質中小學進行為期10-20天的集中培訓,圍繞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著力解決農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面臨的實際問題,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促進專業能力發展。

  (三)農村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遴選具備資質條件的高等學校和遠程教育專業機構,對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進行80學時左右的專項培訓,將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貫徹落實作為培訓的重要內容之一,幫助教師解決教育教學中的現實問題,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培養教師遠程學習的習慣和能力,促進優質資源共享。

  二、有關要求

  (一)農村中小學教師置換脫產研修。各地要進一步細化參訓學員遴選條件,選派具有良好發展潛力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中青年骨干教師參訓,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5歲。進一步完善研修模式,建議采用“集中研修”+“影子教師”實踐(時間不少于1/3)+“集中研修”模式,采取專家講授、合作研究、參與體驗等多種培訓方式,增強培訓實效。豐富培訓課程內容,強化案例教學,提供更多優質資源,為學員創造自主選學機會。規范“影子教師”實踐環節管理,制訂實施細則,加強“雙導師”指導。完善訓后跟蹤指導機制,鞏固培訓效果。完善師范生頂崗實習支教制度,做好師范生頂崗前培訓,加強支教過程的管理與服務,確保實習支教效果。

  (二)農村中小學教師短期集中培訓。各地要做好學員訓前需求調研、訓中跟進調研、訓后實效調研,增強培訓的針對性。要優化課程設置,設定核心培訓課程模塊,強化案例運用,提高案例教學的有效性。創新培訓方式方法,加強觀摩實踐,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做好訓后跟蹤指導。

  (三)農村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各地要做好教師遠程培訓的“課程資源開發、平臺支持服務、骨干培訓者培訓、專家教學引領、地方培訓者輔導、組織管理體系完善”等關鍵環節的管理工作。要求各任務承擔機構修訂更新課程資源,強化案例教學,提供拓展培訓資源,避免重復培訓;采取專家在線值班、集中輔導答疑、學習簡報編寫等方式加強專家教學;提高地方培訓者輔導工作的實效;采取自動掉線或隨機問題監控等技術手段加強對學員學習過程的監管,切實保證大規模遠程培訓落到實處。

  (四)各地要完善項目管理制度,加強規范引導。按照教育部、財政部制定的“中西部項目”管理辦法,參照“示范性集中培訓項目和遠程培訓項目”管理辦法,制訂“中西部項目”管理細則,建立健全項目管理制度。根據教育部制定的“中西部項目”課程標準,結合本地農村教師需求,優化課程內容。注重培訓方式方法創新,整合利用優質培訓資源,加強訓后跟蹤指導,務求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培訓質量全面提升。

  附件3:

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2012)

  “幼師國培”采取短期集中培訓、轉崗教師培訓和置換脫產研修相結合方式,對中西部農村幼兒園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培訓。

  一、培訓項目

  (一)農村幼兒園教師短期集中培訓。組織農村幼兒園園長、骨干教師到師范院校、綜合大學、幼兒師范專科學校和具備資質條件的教師培訓機構進行10-20天的集中培訓。針對學前教育實踐性、操作性強的特點,以“參與式”培訓為主,重視優質幼兒園觀摩實踐,促進教師更新理念,著力解決教育中的實際問題,提高科學保教能力,促進專業發展。

  (二)農村幼兒園轉崗教師培訓。組織農村幼兒園未從事過學前教育工作的轉崗教師和非學前教育專業的高校畢業生到師范院校、綜合大學、幼兒師范專科學校和具備資質條件的教師培訓機構進行120學時左右的培訓,優先培訓新入職的轉崗教師。項目以院校集中培訓與優質幼兒園實踐為主,可根據需要輔以遠程培訓方式,遠程培訓學時原則上不超過1/3。通過培訓,幫助教師樹立學前教育專業思想,掌握學前教育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保教能力和水平。

  (三)農村幼兒園骨干教師置換脫產研修。組織高年級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城鎮幼兒園教師到農村幼兒園頂崗實習支教,置換出具有良好發展潛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師(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5歲)到高水平院校、幼兒師范專科學校和城市優質幼兒園進行為期3個月左右的脫產研修。項目采取集中研修與“影子教師”實踐(時間不少于1/3)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提高教師的教育水平、專業能力和教師培訓能力,為中西部農村培養一批在促進學前教育發展、開展幼兒園教師培訓中發揮輻射帶頭作用的“種子”。

  二、有關要求

  (一)認真做好項目規劃,優化項目設置。各地要根據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新形勢,針對農村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需要,按照“統籌規劃、按需施訓、注重實效”的原則,認真做好項目規劃,優化項目設置。培訓重心要進一步下移,原則上縣以下農村幼兒園教師不少于參訓總人數的2/3。要兼顧農村公辦幼兒園(含部門、集體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教師培訓。

  (二)優化培訓課程內容,避免“小學化”傾向。各地根據“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和“幼師國培”課程標準,結合農村幼兒園教師需求,科學設計培訓課程內容,避免“小學化”傾向。要密切聯系農村學前教育實際,避免培訓課程的“城市化”傾向。要優化課程結構,突出培訓重點,設定核心課程模塊,優選典型案例,增加實踐類課程,務求培訓實效。各省要加強對培訓任務承擔機構培訓課程內容的審核力度,將課程內容及授課專家審核作為培訓方案評審和績效評估的重要內容。

  (三)實施精細化管理,確保培訓落到實處。各地要按照教育部、財政部制定的“幼師國培”項目管理辦法,參照“示范性集中培訓項目和遠程培訓項目”管理辦法,制訂“幼師國培”項目管理實施細則,建立健全項目管理制度,實施精細化管理。要進一步探索創新幼兒園教師培訓模式,加強優質培訓資源開發建設和整合利用,加強訓后跟蹤指導,確保培訓質量全面提升。

點擊右上角
選擇在瀏覽器中打開
發布日期:2012-05-28 來源:教育部 下載 收藏
責任編輯:admin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乐市| 衡阳县| 亳州市| 新余市| 镇沅| 云龙县| 崇仁县| 辛集市| 桦甸市| 湖北省| 阜宁县| 西乡县| 广宁县| 苏尼特左旗| 闽清县| 镇江市| 景德镇市| 石首市| 营山县| 年辖:市辖区| 阿巴嘎旗| 个旧市| 舟曲县| 梁平县| 仁化县| 赫章县| 随州市| 安阳市| 博客| 九寨沟县| 莲花县| 剑川县| 武清区| 汉寿县| 贵德县| 怀安县| 确山县| 大田县| 凤庆县| 香河县| 内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