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名稱: | 教育部辦公廳 農業部辦公廳 商務部辦公廳關于高校食堂農產品采購開展“農校對接”試點工作的通知 | ||||
信息索引: | 360A03-02-2009-0364-1 | 生成日期: | 2009-11-05 | 發文機構: | 教育部辦公廳 農業部辦公廳 商務部辦公廳 |
發文字號: | 教發廳〔2009〕8號 | 信息類別: | 發展規劃 | ||
內容概述: | 經研究,決定北京、天津、吉林、上海、湖南、重慶、陜西七省市作為第一批試點地區,自2009年起開展鮮活農產品基地直供高等學校食堂試點工作。 |
教發廳〔2009〕8號
北京、天津、吉林、上海、湖南、重慶、陜西?。ㄖ陛犑校┙逃龔d(教委)、農業廳(局、委、辦)、商務主管部門: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中發〔2009〕1號)、《國務院關于印發物流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通知》(國發〔2009〕8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意見》(國辦發〔2009〕134號),并進一步做好高等學校食堂工作,經研究,決定北京、天津、吉林、上海、湖南、重慶、陜西七省市作為第一批試點地區,自2009年起開展鮮活農產品基地直供高等學校食堂(以下簡稱“農校對接”)試點工作。現就試點工作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 、充分認識“農校對接”工作的重要意義
通過“農校對接”,減少農產品采購的中間環節,可在較大程度上降低學生食堂的采購成本,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對做好學生食堂工作,促進高校穩定,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開展“農校對接”有利于促進農民訂單式生產,提升農民標準化種植水平,促進農民增收;有利于建立可追溯源頭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有利于加快冷鏈物流體系的建設規模和速度,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水平,建立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有利于擴大消費,吸收城鄉就業;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各試點地區和高校要把這項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切實抓緊抓好。
二 、“農校對接”試點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主要目標
1 .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整合市場資源,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促進為學生食堂服務的流通系統冷鏈體系建設,構建流通成本低、運行效率高、可追溯食品安全源頭的農產品直供高校服務體系。
2 .基本原則。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原則。通過政府的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按照市場原則,調動各有關方面的積極性,有效整合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型連鎖商業企業及高校后勤市場資源,以校促商,以商促農。
3 .到2011年,試點地區城市的高等學校通過現代新型冷鏈物流體系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從農產品基地直接采購比例要達到50%以上,并建立從產地到銷售終端的可追溯源頭的農產品食品安全的冷鏈物流體系。
三 、“農校對接”工作的主要內容
1 .加大鮮活農產品現代流通設施投入。加快應用農產品現代流通技術是鮮活農產品現代流通的根本體現。當前重點是加強鮮活農產品冷藏冷凍設施投入,對進入高校的部分鮮活農產品試行強制性冷鏈流通,降低鮮活農產品損耗,保障鮮活農產品質量。
2 .增強進入高校鮮活農產品加工配送能力。鮮活農產品高效物流配送是鮮活農產品進入市場的重要環節,也是降低鮮活農產品損耗率,提高農產品增加值的重要途徑。支持有關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新建鮮活農產品配送中心、在現有基礎上增加鮮活農產品配送功能、發展第三方農產品物流配送等多種方式,建立與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模及高校需求相適應的物流配送體系。
3 .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強化鮮活農產品信息系統建設,廣泛推廣數字終端設備、條碼技術、電子標簽技術、時點銷售系統和電子訂貨系統等,進一步推廣品類管理和供應鏈管理等現代管理技術。支持各地高校后勤行業組織盡快建立公開、公平的電子信息采購平臺,充分發揮電子商務訂單、配送一體化的優勢,引導高校源頭采購安全農副產品。通過電子信息技術,實現高校系統與有關方面業務流程的融合和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提高市場反應能力,建立鮮活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
4 .擴大從農民專業合作社直采農產品規模。加快擴大從農民專業合作社直采鮮活農產品的步伐。要廣泛宣傳和大力支持生產規模較大、質量安全水平較高、擁有自主品牌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向高校提供質量安全可靠的農產品,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鮮活農產品銷售規模的擴大。
5 .建立“農校對接”渠道。各職能部門要各負其責、協調配合,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型連鎖商業企業和當地高校,通過定期舉辦專場對接洽談會、產品展示推介會等形式,為有關各方搭建對接平臺,疏通對接渠道。
四 、“農校對接”工作的政策保障
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實農產品倉儲設施建設用地按工業用地對待政策。鼓勵地方政府安排相應資金,重點扶持發展鮮活農產品冷鏈系統建設,支持鮮活農產品“農校對接”經營。
2 .拓寬投融資渠道。通過政策杠桿引導社會資金加大對鮮活農產品生產和流通基礎設施的投入。協調金融機構對鮮活農產品“農校對接”予以信貸支持,對相關項目申請貸款提供技術指導。
3 .加強組織落實工作。試點地區各職能部門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有關文件精神,各盡其職、密切配合、認真組織,加快推動“農校對接”試點工作。要積極探索實現“農校對接”的有效機制、模式和政策措施,解決試點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要及時總結試點經驗,并將試點工作進展情況報送教育部發展規劃司。
聯 系 人 :王 晴 尹 曉
電話/傳真:010-66096235
教育部辦公廳
農業部辦公廳
商務部辦公廳
二○○九年十一月五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