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語委重大科研項目“面向海上絲綢之路的多語言資源庫及共享平臺建設”開題會以網絡視頻形式舉行。暨南大學華文學院承擔項目。開題評議專家組由華南師范大學王葆華教授、浙江師范大學王輝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文秋芳教授、廣州外語外貿大學嚴修鴻教授、北京語言大學楊爾弘教授、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張日培副所長、浙江大學莊初升教授組成,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有關負責同志和項目組主要成員參會。
項目負責人邵宜教授介紹了項目研究的背景與意義、內容與思路、研究方法、基礎與保障,內容主要包括通過收集海上絲綢之路相關國家近20種語言標準化數據,建設多語言資源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研發面向專業研究者和社會大眾使用的多語言資源共享平臺,構建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語言研究基礎設施平臺。
評議專家就項目目標定位、體量范圍、技術規范、知識產權以及科研合作等提出意見和建議,專家組組長莊初升教授作評議總結。評議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體現了語言服務意識,對完善外語語言資源建設、構建國家語言安全體系、促進“一帶一路”國家語言文化互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有關負責同志在會議總結中指出,國家語委高度重視科研工作,尤其是重大科研項目應在相關領域積極發揮引領作用。一是加強成果產出,特別是形成高質量、標志性的重大成果。二是注重成果應用與轉化。三是改革創新,特別是在體制機制、科研模式、人才培養與團隊建設等方面進行探索。四是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強化思想認識,規范項目研究,以底線思維應對研究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