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少妇一区二区,夜夜嗨av色一区二区不卡,毛片网站在线看,久久精品一区蜜桃臀影院

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部司局機構

教育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簽署學校美育改革發展備忘錄

2018-05-10 來源:體衛藝司收藏

  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改進美育教學作出重要部署,《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對學校美育改革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到2018年,學校美育要取得突破性進展,美育資源配置逐步優化,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各級各類學校開齊開足美育課程。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銜接、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相互結合、普及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促進、學校美育和社會家庭美育相互聯系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美育體系。近年來,經過各地、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學校美育取得了較大進展,對提高學生審美與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總體上看,美育仍是整個教育事業中的薄弱環節,為進一步強化美育育人功能,推進學校美育改革發展,切實落實國辦要求,我部與山西、湖南、廣西、海南、貴州、云南、西藏、青海、寧夏、新疆等10省(區),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簽署學校美育改革發展備忘錄。

  一、教育部

  教育部就學校美育的改革發展在以下幾個方面給予支持: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推進美育教育綜合改革實驗;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開展美育教育教學改革;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全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學校與基地建設;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全國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縣建設;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推進美育教研科研;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全國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實驗區建設;鼓勵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開展高校藝術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改革;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國培計劃)中加大鄉村美育教師培訓力度;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參與中外人文交流;組織國家級媒體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學校美育改革的典型經驗進行宣傳報道。

  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一)全面加強美育課程建設。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美育課程設置標準,開齊上好美育課程。積極推進學校美育課程改革,根據大中小幼不同層次學校特點和美育規律,推動實施幼兒園藝術游戲活動普及化、義務教育學校美育課程多樣化、高中階段學校美育課程模塊化、普通高校美育課程專業化等具體改革措施,逐步建立大中小幼相互銜接的美育課程體系。

  (二)努力提升美育師資水平。進一步加大美育教師招聘力度,實施自治區美育教師專項補充計劃,通過特崗教師招聘、免費師范生、定向培養等多種渠道補充美育師資,配齊配強美育教師。認真落實教育部《學校體育美育兼職教師管理辦法》,推動各級政府通過購買公共服務等政策措施,積極鼓勵和吸引符合條件的社會人員擔任學校美育兼職教師,拓寬美育師資渠道。強化學校美育師資培訓,在中小學教師“國培計劃”“區培計劃”中增加美育師資培訓比例。積極創造機會和搭建平臺,爭取對口援疆高校資源,加大高校藝術教師培訓力度。自治區每3年舉辦1次中小學音樂、美術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每2年舉辦1次高校藝術教育專業學生基本功展示活動。

  (三)加大學校美育經費支持力度。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在年度工作經費預算內保證藝術教育經費并逐年增長,保障美育課堂教學、教師進修、兼職教師聘請、學校美育設施和美育實踐活動的投入,向農村和薄弱學校傾斜。積極引導社會各界及個人捐資支持學校藝術教育事業。

  (四)大力推廣美育實踐活動。緊緊圍繞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發揮好學校美育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反分裂反滲透教育之間的融合促進作用。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重點,立足新疆實際,發揮人文優勢,積極開發具有時代特征、校園特色、符合學生特點的美育活動,以舞蹈、戲曲、民歌、書法、繪畫、篆刻、剪紙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為主要內容,廣泛組織動員學生開展各項美育實踐活動,提升學生參與度和活動普及率,擴大美育實踐活動覆蓋面,確保校校有活動、人人有項目。自治區每3年舉辦1次大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各地至少每3年舉辦1次藝術展演活動,各級各類學校每年舉辦1次校園藝術節活動。

  (五)重點推進農村學校美育工作。以全國農村藝術教育實驗縣創建為抓手,按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要求,深化自治區農村學校美育改革。加快農村中小學美育教師補充進度,重點培訓農村美育課程兼任教師。建立區域藝術師資聯盟,支持美育教師走教支教,引導城市優秀美育教師到農村中小學任教,鼓勵校外優秀文藝工作者到學校兼職。自治區各級中小學名特優美育教師評選向農村學校一線教師傾斜,美育教師申報特級教師和縣級以上骨干教師應有2年以上鄉村學校或薄弱學校任教藝術課經歷。

  (六)促進美育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加快建設各級各類學校美育資源網絡平臺,大力開發與課程教材相配套、符合新疆實際需求的高校和中小學美育優質數字資源。創新學校美育教育教學方式,依托自治區“三通兩平臺”等遠程教育渠道,開設中小學美育名師講堂,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支持優秀教師利用多媒體遠程教學設備等信息化手段,加強農村美育教師信息化能力培訓,將美育優質資源輸送到農村學校,擴大美育優質資源覆蓋面。鼓勵各級各類學校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建設基于移動互聯網的美育學習平臺,推動信息技術與學校美育深度融合。

  (七)進一步豐富學校美育文化內涵。大力推進自治區各級各類學校藝術社團建設,發揮學校美育示范引領作用。持續開展各類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和大學生藝術團創建,到2020年建設自治區級中小學藝術教育特色學校100所,自治區級大學生藝術團50個。積極培育校本美育特色項目,形成 “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良好局面。加強對各級各類學校教師和管理人員的美育培訓,提高美育認識,自覺將美育理念貫穿在學校教學、管理、后勤服務各環節。

  (八)有效開展學校美育教研科研。逐步建立自治區各級美育科研機構與學校的對接指導機制,促進美育科研成果的轉化。建設和培育一批藝術教育科研基地,加強科研與教研的結合,推廣應用科研成果和優質美育資源。自治區和各地定期舉辦大中小學藝術教育科研論文報告會、中小學美育優質課展示活動、高校公共藝術精品課展示活動,自治區各級教育規劃課題單列學校美育項目,整合資源,協同創新,深入研究學校美育改革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

  (九)合理開發利用社會美育資源。各地建立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四位一體的協同育人機制,政府引導、家庭參與、社會支持,促進社會文化資源向學校集聚。通過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為學生提供美育服務的新模式,大力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戲曲進校園、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到2020年全區進校園演出展覽場次每年在50場以上。邀請社會文化團體、文化藝人進學校為學生表演、授課、講座,輔導學生開展美育活動。

  (十)切實發揮美育質量監測作用。自治區制定中小學藝術課程學業質量標準,納入教育質量監測體系。貫徹落實教育部《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辦法》,將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結果納入素質報告書,將初中畢業生藝術素質測評結果計入中考成績以等級制呈現,將普通高中藝術課程納入學業水平測試并作為高校藝術專業錄取依據,將高校藝術類選修課程納入學分制考核管理。

(責任編輯:劉瀟翰)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阳县| 蓬安县| 南乐县| 广平县| 西城区| 图们市| 宜宾县| 乌审旗| 祁门县| 竹山县| 自贡市| 措勤县| 东乌| 大港区| 唐海县| 柳林县| 垣曲县| 巍山| 闻喜县| 元阳县| 郯城县| 东城区| 平遥县| 汉中市| 仁化县| 萨嘎县| 龙井市| 成武县| 文化| 辉南县| 丰城市| 闽清县| 开平市| 海南省| 武汉市| 济源市| 开鲁县| 图木舒克市| 仙桃市| 富裕县| 化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