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技司〔2017〕360號
中央部門(單位)所屬高校:
為進一步優化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建設布局,更好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引領和支撐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教育部和國家外國專家局決定在國家“十三五”重點學科領域和優勢學科方向布局建設一批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學科
1. 瞄準國際科技前沿、有望取得重大突破、實現創新引領的優勢學科。
2. 服務“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聚焦產業發展、有望實現顛覆性創新、催生新產業或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特色學科。
3. 面向國家發展重點領域、問題導向、文理融合的綜合智庫型支撐學科。
二、申報條件
各校推薦的“111基地”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 學科基礎:
依托學科應為國內一流優勢特色學科,建有國家、省部級重點科研平臺,具有良好的國際合作研究基礎。
2. 人員構成:
?。?)應聘請10名以上國外人才團隊,其中包括:1名以上國際一流學術大師,5名以上高水平學術骨干;或成建制10人以上國際一流國外團隊。
?。?)國內人才團隊10人以上,其中包括5人以上優秀學術帶頭人和中青年拔尖人才。
(3)兩個“111基地”不得引進同一名國際學術大師。
3. 人員條件:
?。?)國外人才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大學、研究機構任職或受聘于世界一流學科隊伍中,與基地有良好的合作研究基礎。
?。?)國外人才應具有外國國籍,對中國友好,品德高尚,治學嚴謹,富于合作精神。國際學術大師年齡一般不超過65歲(諾貝爾獎獲得者可適當放寬),學術骨干年齡一般不超過55歲。
?。?)國際學術大師應為外國國家科學院或工程院院士或國際公認的一流專家學者,其學術水平在國際同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取得過國際公認的重要成就。
?。?)國外學術骨干應具有所在國副教授以上或其他同等職位,擁有創新性思維,在所屬領域取得過同行公認的創新性成果。
(5)國內工作時間:國際學術大師每人每年原則上累計不少于1個月;國外學術骨干每人每年原則上累計不少于3個月,一般應保持有1名以上國外學術骨干長期在基地工作。
(6)國內研究團隊學術帶頭人的年齡一般不超過60歲、科研骨干成員年齡一般不超過50歲,兩院院士、千人計劃、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國家人才計劃獲得者應占有一定比例。
三、申報要求
1. 本次申報采取限額方式,每校1項。申報高校范圍為中央部委所屬高等學校。
2. 各校要高度重視申報、嚴格把關,按照申報條件和要求,結合學校發展整體規劃,認真組織、公開遴選,公示無異議后方可申報。
3. 請各相關高校嚴格按照申報要求認真填寫《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建設申請書》(見附件),并出具蓋有學校公章的推薦函,于2017年11月30日前將推薦函原件、申請書及附件材料(合并裝訂成冊)、電子版光盤一式1份,報至教育部科技司綜合處,逾期不予受理。同時須通過“外國文教專家項目管理系統”(http://202.119.81.147:8006/)上報“111計劃”有關申報材料。
4. “111計劃”管理辦公室將在高校申報的基礎上對基地進行形式審查、專家函評及答辯評審(時間及要求另行通知)。有關通知和評審結果屆時將在教育部科技司網站和國家外國專家局教科文衛專家司網站上發布。
四、聯系方式
“111計劃”管理辦公室教育部科技司聯系人:楊文輝
聯系電話:010-66096358
電子郵箱:zh@moe.edu.cn
“111計劃”管理辦公室國家外國專家局教科文衛專家司聯系人:蔡順康、胡靈山
聯系電話:010-68948899-50522
電子郵箱:wjsjhc@safea.gov.cn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 國家外國專家局教科文衛專家司
2017年10月25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