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1.政策背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2022年,中央財政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中設置專門項目,支持各地在教育部指導下,依托省內高校建設100個國家級創新創業學院(以下簡稱學院)、100個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以下簡稱基地)。
2.資金情況
中央財政資金。根據資金管理辦法,2024年度中央財政共投入資金1億元。
地方保障資金。各地不斷完善學院、基地支持保障機制,多渠道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據統計,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及相關高校,共投入3.13億元。
二、績效目標設定情況
1.整體績效目標情況
年度總體目標。指導學院和基地圍繞創新創業教改課題、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成果轉化、產教融合等,面向省域內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服務區域創新創業教育協同發展,整體提升創新創業教育質量,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年度績效目標。根據年度總體目標,對產出、效益和滿意度指標進行細化。產出指標包括數量指標、質量指標、時效指標,設定了創新創業教學改革課題立項數、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建設數、參加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國賽團隊數、“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團隊數等數量指標。質量指標包括高校與企業產教融合合作協議數量。時效指標包括雙創學院建設計劃任務完成進度、實踐基地建設計劃任務完成進度等。效益指標包括項目成果轉化數經濟效益指標,帶動就業崗位總數、每個建設高校服務省域內其他高校數量等社會效益指標。滿意度指標包括學生滿意度指標。
2.區域績效目標情況
2024年初,教育部根據各地教育事業統計數據、教育發展情況、年度總體目標等因素,設定了區域績效目標。2024年6月,財政部下達2024年項目資金預算,同步下達各地的區域績效目標。
三、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1.年度目標完成情況
2024年,教育部繼續深化創新教育和創業實踐相關教育教學改革,支持各地各高校以學院和基地建設為抓手,在形成高校拔尖創業人才培養基本模式、優化資源配置機制、健全拔尖創業人才協同培養機制、提升服務區域能力等方面推進,總體目標完成情況較好。
2.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按照2024年度項目整體績效目標提出的創新創業教學改革課題立項數量≥1000項、創新訓練與創業實踐項目建設數量≥5000項、參加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國賽團隊數量≥500、“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團隊數量≥5000個、高校與企業產教融合合作協議數≥200等5項具體目標,根據各省績效自評情況匯總分析,上述年度指標均已完成。
3.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按照2024年度項目整體績效目標提出的項目轉化數≥1000個、帶動就業崗位總數≥10000個、每個建設高校服務省域內其他高校數量≥10所等三項具體目標,根據區域績效自評情況,各項年度指標均已完成。
4.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
按照2024年度項目整體績效目標提出的學生滿意度≥95%的目標,根據區域績效自評情況,該年度指標已完成。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25年6月20日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