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校長 許寧生
昨天我們認真聽了寶生部長的講話,學習了《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征求意見稿)》(簡稱“新時代高教40條”),以及幾所兄弟高校的交流發言,很有感觸。我們深刻感到,寶生部長的講話鼓舞人心,這次大會為我們寫好“奮進之筆”、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復旦大學將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結合自身體會談一談復旦在培養一流人才、建設一流大學方面的思路和舉措。
一、必須堅持以本為本,提高人才培養能力
會議強調,要堅持以本為本,突出本科教育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核心地位,對此我深表贊同。堅持以本為本,關鍵是落實“兩個所有”要求(所有課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師都負有育人職責),做強課堂這個主渠道。
全國高校思政會后,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充分挖掘每一門課程的育人內涵,構建以思政課程為核心,以中國系列課程、綜合素養課程、哲學社會科學課程為主干,以專業課程為支撐的本科課程體系,著力實現價值引領、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有機統一,形成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圈層效應。目前,我們啟動實施了“三十百加一”課程思政示范工程,著力建設3個“課程思政”示范專業、不少于20門在線示范課程(已建9門、在建2門)、111門示范專業課程,以及4大系列50門課程組成的人文醫學課程群,引導每位教師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構建“同向同行、協同育人”的課程思政育人體系。
二、必須堅持立德樹人,落實“四個回歸”
會議提出,高校要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我認為,貫徹落實好四個回歸,要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瞄準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根本目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對此,我們正在教育部指導下,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著力推進“以德育德”“以智育德”“以美育德”“以體育德”“以行育德”的“五維育德工程”,把一切育人元素調動和利用起來,有效貫通從教室到書院、科研與創新創業、社會實踐、海外游學、網絡新媒體等六度育人空間,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融合育人系統,使多渠道、多手段的教育形式最終回歸到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根本任務上。
三、必須堅持培養一流人才,支撐“雙一流”建設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在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始終把培養一流人才作為根本追求,按照總書記提出的“德才兼備,全面發展”育人定位要求,于2017年6月在“雙一流”建設高校中率先出臺《復旦大學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動計劃》,目標是在2020年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體系。
我們將全面推進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教學改革,構建“通識教育—專業培養—多元發展”有機結合的本科“2+X”培養體系,著力為學生創設內涵更加豐富、選擇更加自由的學習發展機會。我們將加強書院育人平臺建設,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強化實踐環節育人功能,提升國際交流合作水平,打造全方位、全過程的融合育人系統。我們將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積極發揮“雙一流”建設高校應有的示范引領輻射作用,為實現高等教育強國奮斗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