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少妇一区二区,夜夜嗨av色一区二区不卡,毛片网站在线看,久久精品一区蜜桃臀影院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2015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特別報道

破冰·破解·破土——2014年教育工作亮點

2015-01-27 來源:《中國教育報》收藏





 (策劃 周飛  編輯 李凌 俞水 制圖 周子涵)

  亮點1:新氣象

  加強黨建牢牢把握教育改革航向

  2014年,教育系統黨建工作呈現新局面。鞏固和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認真做好整改落實工作,持之以恒貫徹“八項規定”要求,“四風”問題明顯改觀。嚴格執行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政紀律,認真學習貫徹中辦印發的《關于堅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學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的實施意見》和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

  教育部先后印發《關于在各級各類學校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機制建設的意見》和《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到教育教學全過程和管理服務各環節。

  同時,教育部構建覆蓋各級各類教育的師德建設體系,出臺中小學教師10條行為規定和高校教師7種禁止行為,明確了為師從教的道德底線、政治底線和法律底線。

  此外,2014年,教育部嚴肅查處考試招生環節違紀行為、基建領域、校辦企業腐敗案件,對科研經費管理進行全面清查,不斷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引向深入。

  亮點2:新突破

  一批牽一發動全身的改革破冰

  “2014年教育改革的突出特點,我感覺就是改革的力度明顯加大,系統設計,重點突破。在很多難點、熱點問題上,思路多了,辦法也多了,出臺了一系列文件,一些重要領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田慧生告訴中國教育報記者,最受社會關注、影響最大的當屬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2014年9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整體設計中國特色考試招生制度。12月,教育部制定4個配套文件,對關鍵環節做出詳細規定。上海、浙江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在全國率先啟動。這是恢復高考以來,最全面、最深入、最觸及本質的一次改革,對促進教育公平、科學選拔人才、推進素質教育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在2015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談及2014年工作,不少參會代表深刻感受到,這一年,教育系統更加強化職能轉變,更加突出綜合改革,更加重視制度建設,更加注重統籌謀劃,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教育部取消國家重點學科等10項審批,下放13項職責,轉移、委托50項職責,印發《關于進一步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的意見》和《關于進一步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 完善高校內部治理結構的意見》,加快減政放權,落實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同時,完成“985工程”高校章程核準,發布《高等學校學術委員會章程》和《普通高等學校理事會規程(試行)》,發布《高等學校信息公開事項清單》,高等學校制度建設框架逐步形成。

  上海市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綜合改革方案備案公布,“一市兩校”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啟動,引領教育綜合改革向縱深推進。教育督導體系進一步健全,全國96%的中小學實現掛牌督導,全國757個縣(市、區)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督導認定。

  同時,去年召開了新中國首次統籌出國留學和來華留學的全國留學工作會議,教育“引進來”和“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新批準兩所具有獨立法人資質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93個合作辦學項目。目前,我國已舉辦3個境外辦學機構、97個境外辦學項目、474所孔子學院。

  亮點3:新成效

  讓每個學生都有人生出彩機會

  “貴州地處大西南,受經濟社會發展和自然環境影響,教育發展主要指標一直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為促進教育公平,近年來,國家出臺的很多政策讓我們很受益。”貴州省教育廳廳長霍健康深有感觸地說。

  2014年,按照國務院決策部署,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將促進教育公平作為工作重點,加大協調和推進力度,取得了顯著成效。

  《國家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規劃(2014—2020年)》出臺,著力編織貧困地區兒童健康成長安全網。2014年中央財政共落實157.67億元,重點支持連片特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留守兒童集中地區解決學前教育資源短缺問題。

  教育部進一步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補助標準,從3元提高至4元,進一步提高了3000多萬名農村學生的營養保障水平。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補助年限,公辦學校由兩年半調整為3年,民辦學校由2年調整為3年。本專科生國家助學貸款每人每年由6000元上調至8000元,研究生由6000元上調至12000元。

  為著力保障入學機會公平,教育部繼續實施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擴大實施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比2013年增加11.4%,圓滿完成《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10%以上的目標。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從2013年的12個省份增加到28個,惠及5.6萬名考生。

  北京等大城市義務教育階段“擇校熱”得到有效遏制,全國19個副省級以上大城市公辦小學就近入學比例達97.9%,公辦初中達95.4%。中小學電子學籍管理系統全面開通,覆蓋1.77億名學生,極大地提高了教育管理水平。

  為切實保障特殊群體受教育權利,教育部推進“全納”教育,加大隨班就讀力度,2014年首次在高考中為盲人考生專門研制試卷,首次在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中實行殘疾學生單考單招,首次專門設立殘疾人中醫專業碩士學位。

  此外,全力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截至2014年11月,創業及參與創業高校畢業生比2013年增長27.7%,較好完成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大學生就業創業比例“雙提高”的目標任務。

  亮點4:新臺階

  教育事業迎來內涵發展黃金期

  2014年,教育內涵發展邁上了新臺階。教育部出臺《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系統設計、整體規劃大中小學德育課程,促進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員育人。

  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全面加強全國校園足球工作,帶動學校體育和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啟動。

  在完成第一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之后,緊接著啟動了第二期行動計劃,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67.5%,提前實現教育規劃綱要確定的2015年60%的目標。

  在2011年全面實現“兩基”目標基礎上,義務教育鞏固率進一步提高到92.6%。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86.5%,這意味著,我國目前新增勞動力絕大部分接受過高中以上教育。

  職業教育迎來又一個發展黃金期,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提出到2020年形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教育部等六部委印發《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第一次對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進行系統謀劃、頂層設計、全面部署,對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長遠競爭力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高等教育領域,全面推進醫教協同醫學人才培養改革,著力為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提供人才支持。深入實施卓越工程、法律、新聞、農林人才培養計劃,協同育人不斷開創新的局面。繼續實施“2011計劃”,適應國家創新驅動需要,新認定24個協同創新中心。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要求改善辦學條件,提高保障水平,對發展特殊教育作出全面部署。

  亮點5:新水平

  加大保障力度為教育現代化提速

  2012年以來,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持續保持在4%以上。如何把錢管好用好,更多投向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

  2014年,教育部進一步改善農村貧困地區義務教育條件,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中央財政投入500億元專項資金,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提高40元,中西部地區小學達到600元、初中800元,東部地區小學650元、初中850元。同時,教育部推動各地建立高職院校生均撥款制度,要求高職院校年生均撥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特教學校年生均公用經費從平均2000元提高到4000元。

  2014年,全國6.4萬個教學點實現了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實現設備配備、資源配送和教學應用“三到位”,偏遠農村地區的400多萬名學生由此享受到了優質教育資源。

  2014年,教育部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推進縣(市、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首次出臺國家城鄉統一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擴大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范圍,覆蓋21個省份55萬名教師。

  擴大實施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全年培訓240萬人次,實現中西部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和幼兒園的全覆蓋。在深入實施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和“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的過程中,突出強調教書育人和向西部高校傾斜,有力帶動了教師隊伍素質的整體提升。(本報記者 萬玉鳳)

(責任編輯:柴龍(實習))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鱼台县| 广德县| 宁安市| 通山县| 塔城市| 元阳县| 专栏| 手游| 泽州县| 苗栗县| 宜章县| 台安县| 台湾省| 新邵县| 澳门| 巩留县| 扶风县| 阿拉善左旗| 自贡市| 通辽市| 渑池县| 凤庆县| 阳城县| 临潭县| 大理市| 贺州市| 遵化市| 隆化县| 日土县| 博爱县| 辉南县| 庐江县| 盐池县| 辽宁省| 昆山市| 肥东县| 韶关市| 南康市| 从化市| 永修县| 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