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經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在中央金融工作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聚焦交叉融合、科教融匯,探索跨界域、跨學校、跨學科財經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建設新文科、引領新財經、創造新優勢,著力提高財經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推進跨界域交叉融合,培養學術拔尖人才。加強教育部數字經濟時代經濟學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2.0基地建設,深化與中國科學院及國外頂尖大學合作,設立拔尖人才基地班和數字經濟專業(成思危拔尖班),構建起“名師指導+經典閱讀+科研訓練+高端學術平臺”一體化培養體系。跨界域發起成立中國數字經濟教育發展聯盟,舉辦中國數字經濟教育發展研討會、未來經濟學家論壇等高端學術活動,為學生搭建高水平學術交流平臺,全面培養扎實經濟學理論功底和創新精神。深入推進“一部六院”科教融匯協同育人改革,與中國科學院系統所強強合作,創設“許國志大數據英才班”,創立“大數據+財經”交叉融合學術拔尖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課堂教學、科研訓練、實踐轉化”閉環式培養鏈條,實施小班化和研究性教學,聘請30多位校內外教授、專家擔任學生學術導師,實施一對一科研指導訓練,強化學術研究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瞄準OECD、聯合國和共建“一帶一路”對高端財稅人才提出的需求,與多國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創建全球稅收治理菁英班和財政基礎理論實驗班,構建跨國界、跨機構政產學研育人體系,組織國際稅收協定全英文課程暑期項目和國際知名專家系列講座,著力培養全球財經治理變革背景下的中國特色財稅學術精英人才。
探索跨學校交叉融合,培養新型戰略人才。推進教育數字化改革,依托財經學科優勢,以計算機技術和人工智能為工具,深化新文科和新工科融合,強化“數字+財經”新型戰略人才培養。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立“金融科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聯合學士學位人才培養項目,探索構建學科專業交叉融合培養新范式,培養金融科技、金融安全、量化投資、監管科技等領域的戰略領軍人才;與北京理工大學成立“人工智能+稅收”“人工智能+保險”聯合學士學位人才培養項目,培養面向人工智能應用前沿的稅務、保險等復合型戰略人才。聚焦區域國別發展需求和國際組織人才培養需要,圍繞學生全球競爭力核心素養,與北京外國語大學成立“金融學+英語”聯合學士學位人才培養項目,培養國際視野開闊、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突出的全球金融治理人才。聯合學士學位項目實行“1+1+1+1”跨校培養機制(學生第一學年在學籍所在學校學習,第二學年集中在合作學校學習,第三學年集中在中央財經大學學習,第四學年回學籍所在學校學習),實施師生“雙向流動”培養模式,教師根據培養方案和課程安排,赴項目合作院校進行課堂授課,保障課程標準與教學質量統一。
實施跨學科交叉融合,培養復合創新人才。堅持“交叉融合、夯實基礎、資源共享、突出特色”建設思路,探索“四新”融合發展路徑,推進跨學科交叉融合雙學士學位項目建設,成立“統計學+金融學”“供應鏈管理+經濟統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應用統計學”等六個雙學士學位項目,夯實學科培養基礎。深化交叉融合培養模式創新,設立新聞學(財經+新聞)、社會學(經濟+社會學)、社會工作(金融+社會工作)、應用心理學(經濟+心理學)等“專業+財經”跨學科專業人才培養項目,專業知識結構更加合理,專業特色優勢更加鮮明,專業差異化競爭力更加突出。系統制定雙學士學位項目和跨學科專業人才培養項目的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和教學大綱,組建跨學院、跨學科專業課程教學團隊,加強交叉融合特色課程建設,共同研制開發專業和課程知識圖譜、能力圖譜、素質圖譜,合力研發建設的“Econ-MGT”經管學科教育大模型上線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有力支撐人才培養項目數智化轉型升級和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培育。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