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 李秀坤
習近平總書記5月2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深刻闡釋了教育工作的重大方針和根本性問題。總書記講話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內涵豐富,為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總書記在講話中對廣大青年學生提出殷切希望,也對廣大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寄予厚望。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既感到無比光榮,倍受鼓舞,又深感責任重大。結合自己的工作,我有兩點深刻體會:
第一,要做新時代的教育者。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性問題,是每位教育者都必須思考和回答的問題。總書記明確指出,大學是立德樹人、培養人才的地方,我們的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新時代,大學教師要更好地肩負起立德樹人的使命:一是要將傳道與授業相結合,既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古人在描述教師這種職業時首先提到的是 “傳道”,教人如何做人做事,然后是授業解惑,傳授知識和本領。在新時代,“傳道”“授業”具有了新的內涵。我們要按照總書記所強調的把“傳道”之“道”,蘊含在“授業”和“解惑”過程之中。二是要將言傳與身教相結合,發揮好引路人的作用。大學時代是青年學生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重要時期,教師要“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智慧”,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在青年學生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三是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奮斗精神,推動學生勵志與力行。人生無坦途,成功無近路。要培養學生在面對復雜的信息和社會環境時,能夠信仰堅定,意志堅強,心無旁騖,勤思敏學,在實現人生夢想的道路上不畏艱難、勇往直前。
第二,要做新時代的學習者。中國歷來有尊師重教傳統,這既是對教師在社會進步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的肯定,也是對教師所承擔的社會角色的一種要求和期待。如何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不辜負廣大學生的期待,就要像總書記要求的那樣,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不斷提升完善自己,做新時代終身學習的典范。一是加強政治學習,自覺了解國情、社情、民情,不斷提升思想政治素質。二是堅持業務學習,不斷提升科研能力,打造精湛的業務能力,更好地服務國家創新驅動戰略。三是提升教學能力,適應信息化不斷發展的趨勢,積極應用信息技術改進課堂教學,不斷提升教學效能,培養適應信息化社會的青年人才。
我從教三十多年,越來越感受到站在講臺上,不是一個人的工作,而是肩負著國家民族的責任和社會家庭的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堅持把育人和自我修為統一起來,把做人與做事統一起來,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德位相配,向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方向努力。以探索學術問題的嚴謹影響學生,以對工作的熱情感染學生,以對人的真誠溫暖學生,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堅定信念、不忘初心,心系國防,情寄海洋,為我國的海洋事業培養可靠頂用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