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少妇一区二区,夜夜嗨av色一区二区不卡,毛片网站在线看,久久精品一区蜜桃臀影院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

加快教育財務工作戰略性轉變 強化教育強國建設戰略性支撐

2024-09-24 來源:《中國教育報》收藏

教育部財務司黨支部書記、司長 陳子季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做好新時代新征程教育財務工作,必須結合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戰略部署,建立健全教育強國建設戰略性投入機制,加快實現教育財務工作戰略性轉變,不斷強化對教育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為教育強國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戰略性支撐。

  一、在戰略定位上,從重民生保障向重戰略支撐轉變。

  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同歷史時期對教育投入有不同戰略定位:計劃經濟體制下長期作為消費性投資,重在保障基本運轉;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初期作為基礎性投資,重在改善辦學條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作為民生性保障,重在促進教育公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教育提升到“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的戰略高度優先發展,把教育投入作為支撐國家長遠發展的戰略性投資優先保障。特別是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教育同科技、人才一道單獨成章進行布局,突出強調了教育的戰略性支撐作用,也凸顯出教育投入作為戰略性投資的定位。

  在這次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教育強國建設必須正確處理好五大關系,首要的就是正確處理支撐國家戰略和滿足民生需求的關系。這就要求教育財務工作,首先要在教育投入的戰略定位上,從重民生保障轉向重戰略支撐,建立健全教育強國建設戰略性投入機制,統籌支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體支持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只有更好支撐國家戰略,才能更好滿足民生需求。

  二、在投入強度上,從教育大國投入向教育強國投入轉變。

  強教必先強投入,這是世界主要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啟示,也是我國“窮國辦大教育”“大國辦強教育”“強國辦好教育”發展歷程總結的重要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持續12年保持在4%以上,充分體現了國家支持教育事業發展的力度和決心,有力支撐我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有力推動我國教育現代化發展總體水平邁入世界中上國家行列。

  同時也要看到,教育經費總量不足與加快建設教育強國還不完全相匹配,與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還不完全相適應,與辦好人民滿意教育還不完全相契合。這就要求教育財務工作的首要任務從“只增不減、堅守底線”轉向“同步增長、逐步提高”,保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增長逐步提高,不斷提升教育投入的匹配度、適應度、契合度。

  三、在籌資方式上,從注重財政投入向注重多元投入轉變。

  政府主導、多渠道籌集,是我國教育經費籌措體制的基本方針。隨著4%目標的實現和4%成果的持續鞏固,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占教育經費總投入的比例保持在80%左右,是教育經費第一大來源渠道;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例保持在15%左右,是一般公共預算第一大支出。同時,我國教育經費總投入中,社會捐贈投入占比不到0.3%,民辦學校舉辦者投入僅為0.3%,社會投入有待進一步擴大。

  健全教育強國建設戰略性投入機制,必須堅持財政和非財“兩條腿”走路,發揮政府和市場“兩只手”配置作用,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形成國家和社會“兩個主體”籌資合力,充分發揮財政投入政策導向作用,撬動和擴大教育投入總量,不斷做大蛋糕。正確處理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建立激勵約束機制,解決好財政投入如何加大的問題。正確處理國家與社會的關系,搭建協同合作機制,解決好社會投入如何擴大的問題。正確處理政府與個人的關系,完善收費和資助政策體系,解決好培養成本如何合理分擔的問題。

  四、在工作理念上,從事務型財務向事業型財務轉變。

  做好新時代新征程教育財務工作,必須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聚焦教育強國建設事業,堅持跳出教育看教育,堅持機制圍著目標轉、資金跟著項目走,開源聚流、提質增效,加快實現從事務型財務向事業型財務轉變,切實做到黨中央確定的重大戰略任務必保、教育部黨組部署的重大項目必保、教育強國建設提出的新增重大需求必保。

  要聚焦堵點問題強龍頭,完善以質量、特色、貢獻為導向的高等教育投入機制,加強基礎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和拔尖人才培養;擴大以融通、融合為導向的高職教育投入,大力培養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要聚焦熱點問題強基礎,確保以公平、優質、均衡為導向的基礎教育投入,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動高中階段多樣化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區域、校際、群體差距,不斷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要聚焦難點問題強基本,優化支出結構,加強教師待遇保障,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完善各學段全覆蓋的學生資助體系,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在開源、聚流的同時,更要提質、增效。要堅持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建立財會監督、統計監督、審計監督、巡視監督等各類監督有機貫通、互相協調的工作機制,切實提高教育財務治理能力,確保教育資金、資產安全規范有效。

(責任編輯:謝沂楠)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塔河县| 锦屏县| 都匀市| 韶关市| 锦屏县| 海盐县| 华容县| 海丰县| 都安| 神池县| 青浦区| 湘西| 临武县| 杭州市| 香港 | 洞头县| 利川市| 龙口市| 三门县| 高台县| 临沭县| 蓬安县| 平陆县| 东乡县| 牟定县| 泽普县| 喀喇沁旗| 鸡泽县| 开鲁县| 赤水市| 略阳县| 汕尾市| 旌德县| 盐边县| 竹山县| 安阳市| 平原县| 崇阳县| 闸北区| 海宁市|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