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少妇一区二区,夜夜嗨av色一区二区不卡,毛片网站在线看,久久精品一区蜜桃臀影院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獻

山東省組團支援喀什打造南疆職業教育新高地

2025-05-20 來源:教育部收藏

教育部簡報〔2025〕第10期

  山東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第九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精神,充分發揮職教大省優勢,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積極構建“院校聯手+產教攜手+師生牽手”立體幫扶體系,幫助喀什地區職業院校改善辦學條件、建設實訓基地、提升師資隊伍、豐富教學資源、促進人才培養,組團支援喀什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書寫教育援疆新答卷。

  院校聯手,構建精準幫扶新體系。一是精準結對幫扶。堅持將“喀什所需”和“山東所能”緊密結合,深入調研喀什地區新能源、新材料、文化旅游、棉花和紡織服裝等“十大產業”發展需求,精準分析喀什職業院校在加強專業建設、提升師資隊伍、改善辦學條件等方面迫切需要,組織山東44所職業院校選派73名管理干部和專業教師“組團式”支援喀什職業技術學院和疏勒、英吉沙、岳普湖、麥蓋提縣4所中等職業學校,采取“院包系、系包專業”方式,按需定崗,任實職、擔實責,參與支援學校的發展規劃、教學管理、專業建設、產教融合、課堂教學、技能大賽、科技創新等工作。二是創新幫扶模式。建設魯喀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共同體,建立兩地職業院校發展共商、業務共研、課程共建、師資共培、學生共育“五共”交流機制,靈活采取“一對一”“多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等方式,推動山東職教資源、標準和管理“帶土移植”到南疆。創新“學院托管、飛地援疆”幫扶模式,派出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16名管理人員和20名專業教師組成團隊,以喀什職業技術學院商貿流通工程技術學院為“飛地”,進行整建制托管,全面負責學院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工作,同時依托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兩地師生“同上一門課”。三是優化專業布局。充分發揮喀什國際貿易物流通道區位優勢,指導喀什職業技術學院整合電子商務、大數據與會計、現代物流管理、食品質量與安全等相關專業,建設商貿流通專業群。按照“適應市場、優化結構、突出重點、強化特色”原則,指導當地學校優化調整專業布局,圍繞重點產業打造專業群,開展培養方案修訂、課程資源開發、實訓基地建設,全方位推動專業升級和數字化改造。喀什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專業群獲批自治區高職骨干專業群,疏勒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園藝技術、服裝設計與工藝專業等獲批自治區中職品牌專業。

  產教攜手,提升服務區域發展新能力。一是強化校企共建共享。對接南疆產業發展,引入山東企業資源,聯動喀什當地企業,校企共建實習實訓基地、技術工藝和產品開發中心以及員工培訓和技能鑒定等機構。指導喀什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喀什經濟技術開發區牽頭組建市域產教聯合體,全面開展多元主體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共建工廠化封閉循環水養殖一體化校內實訓基地,把車間建到校園里、課堂搬到車間去,把先進的生產實踐資源轉化為教育教學資源。共建“紡織服裝產學研實訓基地”,引入企業生產流水線,按照真實生產標準進行教學與管理,幫助學生完成從設計、裁剪到制作的全流程實訓,在拓寬學生實習就業渠道的同時,積極為企業解決招工用工、產品升級等難題。二是強化校企聯合育人。推動喀什5所職業院校與多家企業開展“訂單班”“現代學徒制”“現場工程師”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協同構建專業課程體系、開發建設教學資源,共同組織實施人才培養,學生畢業后可直接進入合作企業就業,目前已培養三期現代學徒100余人,打造自治區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1個,在產業一線歷練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三是強化科技成果轉化。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把“國家農產品現代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喀什分中心”建在喀什職業技術學院,并組建冷鏈物流保鮮技術、數字孿生技術應用等8個科研創新團隊,研發高效快速預冷、微凍保鮮、活魚無水運輸等先進成果40余項,解決南疆農產品保鮮包裝、冷鏈物流等一系列“出疆難”技術難題。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在麥蓋提縣建成標準化澳洲淡水龍蝦養殖基地,攻克沙漠地區土壤返堿等眾多技術難題,指導當地農戶開展科學養殖,每年20萬尾澳洲龍蝦躍出沙漠,打造南疆產業新的增長點。

  師生牽手,打造魯疆“一家親”新示范。一是實施教師“青藍幫帶”工程。魯喀教師師徒結對,組建青藍團隊58個,根據喀什教師的不同特點,個性化簽訂《援疆教師結對幫扶任務書》,在專業建設、課程教學、學生管理、校企合作、技術研發等方面明確幫扶任務,圍繞專業數字升級、教師專業發展等常態化開展專題講座、研討交流,加強每周教研活動共性問題分享、日常聽評課精準指導,切實提升喀什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為南疆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名師隊伍。目前已培育當地“天山英才”教育教學名師3人,教學管理專門人才6人,骨干教師27人。二是實施師生“結對成長”計劃。援疆教師與喀什在校學生結對聯動,擔任學業導師,為學生制訂個性化輔導方案,有針對性地開展學習指導、心理輔導、社團活動等,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開展朋輩結對活動,100余名喀什學生與山東同專業學生“一對一”結對,開展“同上一堂課”“互寫一封信”“到山東過大年”等活動,在學習中增長見識、在交流中共同成長。三是拓展學生“第二校園”經歷。創新實施“第二校園·協同培優”行動,每年組織200名喀什職教學生赴山東開展一個學期的學習交流,內容涵蓋課程學習、實踐實訓、文化體驗等方面,在交流交融中開拓視野、提升素養。山東院校為“第二校園·協同培優”項目量身定制人才培養方案,配備專業素質過硬的班主任、任課教師,加強思想引導、學習指導、生活關心,實現資源共享、學分互認,提供交流交往交融全方位、全過程保障,有力增強喀什學生的“五個認同”,引領青少年積極投身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

(責任編輯:劉樂)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務

京ICP備10028400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bm05000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赉县| 绿春县| 白沙| 玉林市| 大竹县| 资中县| 沭阳县| 襄樊市| 英山县| 孝昌县| 温宿县| 磴口县| 镇平县| 阿瓦提县| 沈阳市| 两当县| 连云港市| 封开县| 香格里拉县| 昌吉市| 农安县| 上杭县| 清镇市| 临澧县| 克拉玛依市| 隆化县| 微山县| 肥西县| 丰宁| 宜州市| 阜宁县| 故城县| 商水县| 盐山县| 安陆市| 新蔡县| 西平县| 闽清县| 万荣县| 郯城县| 和顺县|